「打造電動車友善環境」 台灣奧迪與電動車產業領袖一同探討電動車生態圈
不僅僅為了滿足 Audi e-tron 車主充電需求,更希望能推動台灣電動車市場的整體發展,台灣奧迪邀請電動車產業領袖進行「打造電動車友善環境」的深度對談,與談人包括長期關注能源與氣候變遷議題、促使企業成功的實踐永續策略的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的莫冬立秘書長、從台灣出發放眼世界且專精於電動車充電網營運系統的 Noodoe 董事長王景弘、提供高效節能的電動車交流及直流充電解決方案的飛宏科技電動車能源事業群處長楊維絜與台灣福斯集團暨奧迪總裁 Matthias Schepers。
對談首先探討的議題是在台灣發展電動車的優勢與現況,台灣福斯集團暨奧迪總裁 Matthias 認為台灣城鄉距離相近,看似擁擠,卻是發展電動車的絕佳環境;以 Audi e-tron 純電動車為例,充滿電可以跑 400 公里,而台灣南北全長約 394 公里,對於電動車車主來說其實並不需要擔心里程問題。另外消費者對於最新科技的追求度也日益增加,電動車的發展既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也能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
飛宏科技電動車能源事業群處長楊維絜以充電設備供應商的角度分享,台灣的電動車充電系統應該要具有統一的介面,讓所有的充電站都能夠提供給所有的車主使用,讓電動車的生態更加完善。然而電動車市場是個新興的生態產業,需要各大廠商一同來打造友善的環境。
談及各自佈局時,中華民國企業永續發展協會莫冬立秘書長也特別強調,企業永續發展協會協助推動的 EV100 的倡議內容,為打造低碳環境,EV100 也要求參與企業承諾在其公司的所有工作場所與營業賣場,佈建充電設施,以方便員工與顧客使用電動車,同時充電設施的佈建也需要政府制定法規來相輔相成,甚至協助企業取得充電站安裝土地等等;Noodoe 董事長王景弘以營運商的角色也說:「Parking is charging.」,一般消費者對於電動車的最大擔憂依然是里程焦慮,然而 Noodoe 佈建了環島充電網,讓消費者想出去旅遊時也不怕找不到充電樁。